他们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赚了不少钱,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向北至成府路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大大小小的聚集了一百多家科技企业。
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大公司不但在各地有自己的分公司,而且都有了自己电子市场,最大的市场是四海,平松还帮着苏明在那里租了好几个摊位,安排人卖盗版的磁带光盘,附带也卖刻录机、软盘,疯狂的向全国各地出货。
“你们去年不就说要自己做电脑吗?怎么一直拖到现在?”李和原来以为历史进程要发生一点改变呢。
柳联想苦笑道,“方案一直有,就是没钱。”
“所以你们想找沈道如继续投钱?”
“是的。”柳联想以往不知道沈道如有这么大的实力,现在既然知道了自然要抓住机会。
“那打电话或者发电报都可以,没必要往香港跑来跑去。”
柳联想道,“这次涉及到的投资额比较大,电话里哪能说的清楚,我们领导班子开会研究一致认为上门拜访更能显示出诚意。你跟沈先生私下的jiāo情不错,你看能不能陪我们走一趟,你放心,绝对不让你白忙!”
“商人重利,只要项目好他们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要是项目不好我跟他jiāo情再深,说破嘴皮子也没用。”李和见柳联想还不死心,就继续道,“当然,你放心,我也会打电话尽量帮您撮合的。”
“李老师,这可是去香港。”
柳联想又强调了一遍,要知道有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去香港而不得!
“我知道是去香港。我也想去啊,关键没时间啊!”李和故意装作为难的道,“你看看我这桌子上的学生论文,我都没时间看呢,哪里还能有时间跟你一块出去。”
柳联想道,“真的不行?”
“真的不行。”李和想了想道,“要不这样吧,我先帮你探听下口风,如果可以让他给你打电话?到时候你们再去香港也不迟。”
柳联想激动的道,“那太谢谢你了!”
这样的好处自不必说,由李和出面说比他强多了,口头谈比书面谈效果好,由中间人出面比直接谈效果好,因当面谈难免要顾忌情面,万一对方不同意也不会跌脸面,更不会影响之前的合作关系。
中午李和到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了闫红,两个人只是互相点头微笑示意了一下,并没有说话。
他抽空去打了一个长途,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说是沈道如的秘书,对方推三阻四,说沈先生很忙,接电话需要预约。
李和道,“你告诉沈道如我姓李,接不接电话由他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