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我的1979(争斤论两花花帽)_分段阅读_第 1o54 章(2 / 2)_我的1979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18PO情爱
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段阅读_第 1o54 章

刘保用激动的道,“坏了我们也要带回去研究一下!我们就想知道德国人是怎么造的35万转的高速电机的!”

“差距是大。”李和跟着这些人一样,心里不好受,电机是机床的一个部分,国内的普遍应用的6万转,电机技术还在坑里趴窝呢,他只能安慰道,“慢慢来吧,总会赶上的。”

他这话自己都说的不自信,机床工业单纯靠搬迁、技术引进很难追赶,它一定是在大量实践,基础数据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技术演进,一味靠引进从而缺少最基础的研究、积累。

袁明掰着手指头道,“其他的先不说,什么系统、封装、精度,咱们统统不提,就说部件里面最简单的元件,继电器、电阻、电容、二极管、接线端子这些最简单,咱们哪一样是合格的?最可恨的是接口chā座这样最简单的咱们都要进口啊!同志们,这趟出来我感觉到耻辱啊!”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电子信息集团的刘仪伟书记道,“东欧的技术都这样了,更遑论英美了,更没法比了。”

李和叹口气,站起来拍拍手,“行了,大家也不用感叹,咱们目前在这里做的事情不就是为了追赶嘛,前几天咱们搬空了超硬质材料研究所的时候,张文郁同志,不是还说嘛,咱在功能部件方面起码已经可以做突破了,双摆头、角铣头这些东西假以时日我们自己也能搞出来。”

刘保用等人舒了一口气,只能点点头,认识到这种差距后,众人对挖苏联专家这件事情更加的认真了,只要重量级别的人物,他们都是亲自去请,亲自给保证待遇。

下狠心只要能把这些苏联专家的脑子挖空了,当亲爹供着都没关系。

从国内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尚未贯通的新亚欧大陆桥都被中国用上了,这条国际化铁路jiāo通干线基本上都是中国人的货物。站在基辅酒店门口,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全是黄皮肤的中国人。

最近又流传出来了好几个笑话,乌克兰金属研究所与马钢代表组成的苏联冷弯型钢专家代表团去中国访问,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冷弯型钢研究所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乌克兰代表团的人正兴奋的准备挣大钱的时候,结果回来,发现他们的研究所的人跑干净了,实验室和仓库都被中国金陵轧钢总厂给搬空了。

乌克兰金属研究所代表团的人去找乌克兰政府,乌克兰政府的答复很明确,你们要去找莫斯科,你们研究所一直归莫斯科管。

金陵轧钢总厂的人此时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