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我的1979(争斤论两花花帽)_分段阅读_第 1o59 章(1 / 2)_我的1979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18PO情爱
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段阅读_第 1o59 章

由于许多人有着将来回归的心思,他们都很强烈的要求把家安在中国的东北边境,一时间绥芬河、黑河都是非常的热闹。

截止到9月中旬,到达中国的苏联人已经有5800多人!

虽然有很多是家属,可是专家人数依然有2800多人,这些到达中国的,无疑不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中国政府的财政很大的压力,地主家都没余粮,何况是杨白劳!

外国专家局的人每天都是愁眉苦脸,为了给这些苏联专家找口粮也是费尽了心思。

他们能做的是赶紧把这些人的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建立起来,具体起来有很多,比如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

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这都决定着这些人的去处。

目前安排人员最多的地方,无疑是李和的合资企业,因为这里有李土豪发工资、供着开销,肯定不会差钱。

只有一部分顶尖的苏联专家,给分配到了中科院和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政府咬咬牙从有限的经费里挤出来了一点,把这些专家都妥善安置了。

在中国科学家的集体一致的要求下,给苏联专家的待遇必须在他们之上。

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草。

再说,二十多年前,这些人是他们的老师,今天他们依然有资格做老师。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

美国金融家通过独资和合资,在前苏联境内设立了大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包括索罗斯在内,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吸收卢布储蓄和向前苏联国有银行取得卢布贷款,正在为大肆的做空卢布做准备。

这是一次“世纪大拍卖”。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迅速、最疯狂的私有化。

西方人没有浪费机会,苏联内部的当权者也没有闲着,他们乘私有化改革之机,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把苏联几代人艰苦奋斗积累的成果,瞬间化为自己口袋里的财富。